为了推进长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长江文化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长江文化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8月28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物局)共同主办的“考古里的长江文明——新时代·新发现”主题展览在张家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和中国考古学发展的重要指示为统领,汇集近年来长江流域考古新发现及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全景展现新时代长江考古与文明研究的壮阔画卷,将激励人们万众结同心,喜迎二十大,携手向未来,谱写新辉煌。
长江,源起于世界屋脊、雪域圣峰,咆哮高峡,汇纳百川,东流入海,自远古奔涌至今,成就了世界第三大河的赫赫威名,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世代生灵,标识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百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溯江寻悠,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断推进长江考古和历史研究,逐步廓清长江文明的源头和流向,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学术新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曾经的满天星斗、汇流的多元一体。
本次展览作为2022长江文化节的重点文化活动之一,是张家港市第三次举办以长江文化为主题的全国性文化展览。展览内容基于列入2021、2022年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遴选推介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以及“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名单的长江沿岸重要考古遗址展开。分为“江源寻悠”“巴蜀根脉”“荆楚沧桑”“吴地风华”“风起黄泗浦”五个部分,展览叙事的视野覆盖了整个长江沿岸11个省份,从长江源头的通天河岩画到成都平原的金沙遗址,长沙铜官窑到新干大洋洲,再到张家港地区的东山村和黄泗浦遗址,一处处,一件件来自长江沿线的考古新发现、文明研究新成果、展示传播新创作为我们愈发清晰地勾勒出长江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图景。
本次展出的163件文物来自于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常熟博物馆、太仓市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长沙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青海省博物馆、玉树州博物馆等19家博物馆及科研院所。其中有一级文物19件,包括陶说唱俑、福宁王妃银册、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等多件网红国宝纷纷在港城精彩亮相。除了珍贵文物外,经过文保专家、非遗传承人多年修复的隋炀帝萧后冠,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等重要文物复仿制成果也在展览中华丽登场。
在展览的最后,依然延续2021年的传统,设置了展中展“风起黄泗浦”,让观众在博物馆实景中化身考古工作者,破解重重疑雾,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去解开黄泗浦遗址背后的故事。整个展览以长江为底色,以考古为核心,学术分量十足,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能够沉浸在浓厚的考古学氛围之中,促进了考古学的公众化推广。
展览开幕当日,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陆琼,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通过视频致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姚文中,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瑞近参加开幕式。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兵主持开幕式活动。
据了解,本次展览的展期共3个月,截至11月下旬结束。在展期内主办方将在馆内策划举办一系列公众活动,并利用“展中展”空间举办多场公众考古实践活动,同时还将在线上举办“云展览”。努力通过展览让广大观众了解到考古人“百年筚路蓝缕、勾勒文明脉络”的伟大之处,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