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娜(栾海军/摄)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3场,向大家介绍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先生,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负责人周汉萍女士,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人陈彬斌先生,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先生,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先生,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饶权先生作情况介绍。
饶权(刘健/摄)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就文化旅游和文物领域的有关发展情况进行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十分关心,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年来,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艺术创作持续繁荣,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我们不断健全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工作机制,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等,积极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伟大征程》《奋斗吧 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成功举办,唱响时代主旋律,描绘新时代壮美篇章。加大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力度,发挥各类文艺评奖和展演展览活动引领作用,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推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破屏出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歌剧《沂蒙山》、话剧《谷文昌》等文艺作品广受好评,努力向“艺术高峰”不断迈进。
二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促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等先后出台,有力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构建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从“云端”到“指尖”,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对味”。
三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989亿元,占GDP比重分别达4.50%、4.56%。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云看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加速崛起。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持续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海洋旅游等引领休闲度假新潮流。文化创意、非遗工坊、乡村旅游持续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旅游、旅游演艺蓬勃发展,文旅融合深度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遭受严重冲击,我们努力助企纾困出实招,企业积极自救不“躺平”,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提振信心,企稳向好。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资源家底逐步摸清。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果丰硕,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新时尚。
五是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格局逐步建立。配合元首外交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主场外交,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在93个国家派驻文化和旅游机构,与157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和旅游合作协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对外文化贸易体系日益完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千帆出海,出口快速增长。文化和旅游年(节)以及“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品牌活动影响广泛,有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工作深耕厚植,持续开展“艺海流金”“情系中华”等品牌活动,凝心聚力、增进认同。
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离不开文化和旅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奋力拼搏。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邢慧娜:
谢谢饶权副部长的介绍,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赵一帆/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请问,文化和旅游领域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执法监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饶权: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开展“证照分离”改革等系列举措,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市场主体加快转型升级,市场体系更加繁荣有序。截至2021年底,全国文化市场经营机构19.1万家,从业人员151.14万人。其中,文艺表演团体1.6万个,较2012年增长123.2%,全年演出场次达到232.5万场,演出观众达到9.3亿人次;网络音乐市场规模达到626.9亿元,是2012年的13.8倍;旅行社数量从2012年的2.5万家增长至2021年的4.2万家。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审批、涉外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等下放至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将港澳服务提供者在自贸试验区投资设立旅行社的审批权限由省级下放到自贸试验区,方便企业就近办理相关手续,取消了临时导游证核发等一批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全面优化审批服务。取消外商投资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的限制。在自贸试验区等区域内,对旅行社设立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对美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等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不超过13个工作日;简化跨地区巡演审批程序,切实为企业减负。建成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全部准入管理业务网上审批。
三是建立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等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出台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政策,发布《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不合理低价游”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等,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针对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旅游民宿、在线演出、剧本娱乐等新业态,出台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等政策,划出红线底线,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持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按照中央部署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等6个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执法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在提升综合执法效能方面,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认真履行执法监管职责,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守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底线,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安全稳定。
以上就是我的相关介绍。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提问(赵一帆/摄)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相关,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谢谢。
饶权:
您提的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请我们产业发展司缪沐阳先生回答这个问题。
缪沐阳(刘健/摄)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这十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刚才饶权副部长也介绍了几个关键数据,我这里再重复一下。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别达到4.50%、4.56%。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二是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潜力。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大鱼海棠》《舞上春》等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蓬勃兴起。建设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正可谓“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
三是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成效显著。产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文化产品进出口连续多年保持顺差,出入境旅游取得大幅跨越。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企业走出国门。
四是助企纾困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助力行业应对疫情影响。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系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同时持续推动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纾困政策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落细落实,增强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获得感。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动态调整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开放政策,并将跨省团队旅游“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域,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恢复。今年下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出积极复苏态势。文旅企业的韧性、文旅人的拼劲得到了充分彰显。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年来,逛博物馆、游览文物遗址逐渐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现象也是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一种表现,请介绍一下近十年来中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谢谢。
饶权:
近年来,文物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个问题请国家文物局金瑞国先生回答。
金瑞国(刘健/摄)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您对文博事业的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央有力领导、部门协同推进,各地积极作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全国文物系统砥砺奋进,文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服务大局成效明显。“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作出整体谋划,中央出台6份专门政策文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列入国家专项发展规划,27个省级人民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加115%、58%、88%,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三是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大美亚西亚”“唐宋八大家”“万年永宝”“何以中国”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参观博物馆成为社会新风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老区振兴、四史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建成开放。支持引导民间收藏文物,优化文物进出境监管和文物鉴定咨询服务。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跨国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四是文物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新修订《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各地出台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113项文物保护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等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文物考古机构普遍加强,考古野外津贴将有明显提高。
近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明确了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推动文物事业构建新格局、再上新台阶,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谢谢。
长江日报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长江日报记者:
近年来,老百姓的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产品越来越多,业态越来越广,综合效益越来越强,我想请问这十年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色、新亮点?谢谢。
饶权: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旅游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在这里,我着重介绍三个亮点:
一是乡村旅游。这十年来,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效益不断凸显。我们创新推出12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一批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创意下乡”工作,培育乡村旅游集聚区,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感受田园风光、温暖乡愁的好方式,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新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据测算,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量已超过30亿人次。湖南十八洞村、贵州遵义花茂村……一批贫困乡村通过开展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就业增收,浙江的余村、安徽西递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二是红色旅游。这十年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从100处扩展至300处,形成了全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历史时期成就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我们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正在转化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成为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成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近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超过11%,2019年达到14.1亿人次。
三是休闲度假旅游。十年里,我们主动适应游客旅游消费多样化的需求,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由2012年的144家增加到2021年的306家,中高等级景区比例大幅提升。创新推出671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300多家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形成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滑雪度假等各种类型的休闲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休闲度假需求。
谢谢大家。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我们关注到,近年来文艺界涌现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请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发展成果。谢谢。
饶权:
关于文艺创作方面的问题,请我们艺术司的周汉萍女士来回答。
周汉萍(刘健/摄)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负责人周汉萍:
感谢这位记者对舞台艺术的关心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健全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机制,引导文艺院团创新经营方式、开拓演出市场,努力推出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优秀作品竞相涌现,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滋养人民审美观价值观。我们立足当代中国文艺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我们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推出了一批既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艺术精品。除了《伟大征程》等重大文艺演出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优秀剧目,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遍”全国,已经演出414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卷”爆火,短短一年就演出147场,还有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话剧《谷文昌》《柳青》、京剧《红军故事》、彩调剧《新刘三姐》等一批优秀剧目广受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创作生产出一批蕴含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作品,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创新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散发出时代魅力。从昆曲《牡丹亭》的常演不衰,到粤剧《白蛇传》的跨界出新,再到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渐入佳境,越来越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时代潮流和精品“爆款”,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更具深度、更具潜力。
三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努力开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生动局面。我们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建立剧目纷呈多彩、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文艺院团走市场、多演出,2021年我们对400家艺术院团进行抽样统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共演出6万余场,收入近50亿元。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常态化,让艺术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比如,我们推出的“文艺中国2022新春特别节目”,通过“文旅之声”“文艺中国”等平台传播,广受社会好评。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京报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些年非遗产品开始大量进入老百姓生活,人们对非遗这个概念也开始越来越认识和理解。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这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谢谢。
饶权:
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所说,近年来,非遗是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活力。关于非遗这个问题,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王晨阳先生来回答。
王晨阳(刘健/摄)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是非遗成为赓续文化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非遗纪录工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培训传承人超过10万人次,非遗传承活力不断增强。
二是非遗成为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各地在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全社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更为浓厚。“二十四节气”在北京冬奥会舞台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56个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非遗保护的框架下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尊重,非遗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和纽带。
三是非遗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发展,传统工艺产品的品类日益丰富,品质显著提升,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新的广泛应用。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促进脱贫攻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家风家训、乡规村约相关的非遗项目为培育良好的民风习俗、培厚社区文化积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非遗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我国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蒙古族长调民歌”“送王船”等联合申报的项目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体现。“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等项目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守正创新,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中国日报记者:
广泛深入的文明交流互鉴,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十年间,我们在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就?谢谢。
饶权: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发出了促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重大倡议,提出了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中韩文化交流年等重大举措,亲自出席中埃文化年、金砖国家文化节等重要活动,为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中国文化中心揭牌,向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等活动致贺信。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蓬勃发展。
一是以文载道,为国际文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我们持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刚才我已经介绍过,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总量居世界首位,中文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国际文化和旅游规则朝着更加公平、正义、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2021年,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共识。广泛开展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培训,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化发展的有益借鉴。
二是以文传声,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主张。推动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等16个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和25个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积极与巴拿马等新建交国家开展文化和旅游交流,形成覆盖全球的政府间合作网络,“东亚文化之都”等品牌活动促进了城际文化交流持续深化。“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等主场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发展成就。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总数分别达到45个和20个,每年联动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云·游中国”等活动,成为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实施“国家艺术院团(澳门)演出季”、举办“情系中华”交流活动,携手港澳台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三是以文化人,与世界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39家。“欢乐春节”活动连续举办,年均在130余个国家举办约2000场活动,成为我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传统节日的重要桥梁。“美丽中国”“发现中国之旅”等活动深入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我的介绍。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海报新闻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请问在这一进程中,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对于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饶权:
公共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问题请我们公共服务司陈彬斌先生回答。
陈彬斌(刘健/摄)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负责人陈彬斌:
感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的重要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上持续发力,重点是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十年间,我们推动颁布实施了“两法一标准”,“两法”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一标准”是指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同时还推动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标准,333个地级市、2846个县出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目录,同时还颁布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一系列的法律、标准、政策,确保了我们能够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
二是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十年间,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来推进基层文化设施的发展。十年前,我们主要是依靠600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体系,到今天我们已经发展成为包括了9.5万个分馆和服务点在内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另一方面,我们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了像“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这个数据最近是1.8万个,还在快速增长中。这些文化设施和场所都是建设在老百姓的身边、建在家门口,够得着、用得上,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三是文化活动更加丰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文化生活、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根据这些需求,这些年,我们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也形成了像乡村“村晚”、大家唱、广场舞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参加人数不断创新高。像我们2022年开展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的参与人次就超过了1.18亿。现在,群众参加文化活动不仅仅愿意当观众,还愿意当演员,还愿意成为创作者,群众成为文化的真正主体。我们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最近的数据是,群众文化团队的数字已经超过了45万个,比2012年增长了50%。
四是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这十年,我们通过标准化和文化惠民工程,把优质的文化资源不断从城市向乡村延伸,我们的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基层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发生了跨越式发展。比如我们推进实施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文化工作者专项,这十年,我们累计向基层选派文化工作者人才16.9万人,为基层文化单位培养人员超过了1.5万人。在农村,看戏仍然是受到广泛欢迎的项目,我们近些年在推动“戏曲进乡村”项目,现在每年为中西部地区的1.3万个乡镇配送7.8万场戏曲演出。这十年,我们还推动实施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大量的优质数字资源到了我们的基层。现在,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图书馆、99%的县级图书馆,即便是最边远的地方,哪怕是刚刚落成,也都能够获得145TB的数字资源提供给读者。这145TB包括30万册电子图书、7700余种期刊、20万首音乐音频等。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好基础。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封面新闻记者:
近年来,三星堆遗址、汉文帝霸陵、皮洛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备受瞩目。请问在持续推进文物考古研究成果,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方面有何措施和成果?谢谢。
饶权:
您提了一个现在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考古方面的,我们还是请国家文物局的金瑞国先生来回答。
金瑞国: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考古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十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实施,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重大考古取得新发现,边疆考古、水下考古稳步推进,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涉外考古快速发展,实证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为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一是深化考古研究。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等学术研究,科学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加强多学科协同,加快文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推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
三是优化阐释传播。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加强文物、古迹、遗址等研究阐释,开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推介,与有关媒体联合制播《寻古中国》等电视节目,展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伟大创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谢谢。
邢慧娜: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饶权副部长和几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再见!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赵一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