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新、融合提升展览效果
字号:T|T
2022-07-13 11:35 来源:文物之声
自国家文物局于1997年启动“陈列展览精品工程”以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至今已经举办19届。20多年来,推介活动在博物馆界和全社会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已成为备受文博系统内外瞩目的知名文化品牌,“十大精品”称号也成为全国博物馆界翘首以盼的一项殊荣。
为促进推介活动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文物报》开设“深品精品”专栏,刊发专家学者、获奖单位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点评、感想、体会,以飨读者。
程武彦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以及近年来一些新建博物馆常设展览改陈的积累,在其展览中,体现了纪念建党百年特展多、常设展览多、规模大、水平高、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特征。在进入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的35个项目中(不含进出境展览),常设展、纪念建党百年展占比达71.4%和37.1%,竞争十分激烈。
总体上看,此次入围精品展评选的展览呈现的以下特点,应该引起关注。
一是从展览内容来看,党史国史类、考古和历史文化类展览占比达85%,表明当下的博物馆展览比以往更紧贴时代主题、主动服务大局、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从馆际分布来看,中央和省级馆项目23个、占比59%,县级馆仅两个、占比5.7%,非国有博物馆则为零。馆际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出大馆更强、小馆有明显进步、非国有博物馆仍需关注的局面。
三是从展览策展和内容来看,突出“求新”。许多展览紧跟国际、国内最新策展理念,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馆藏特色,创新策展理念,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展览文本,综合运用国际、国内最新的展览语言、表达方式、设计手法,合理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使展览的主题、内容、效果精彩呈现,让人印象深刻,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四是从展览综合手段运用来看,体现了高度“融合”。许多展览很好地把传统展示手法与新科技手段、文物保护技术与展示设计、自然元素与历史文化、艺术表现与人文关怀等相融合,把展示与体验、室内与室外、陆地与海洋、真实场景与虚拟技术等相融合,呈现出令人难忘的展示效果。“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向海图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
五是从展览的传播情况来看,已成为“热点”。许多博物馆更加注重展览的文化影响和传播效果,充分运用互联网、小视频、文创产品等加大传播速度、力度以及覆盖面,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的结合,让一些精品展览成为“网红”,社会效益更为明显。“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青铜之冠——秦陵彩绘铜车马”“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等展览都各具特色。
当然,美中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如合理分设奖项、增加获奖数量,展览的同质化问题,文本的研究、编写用功不足,评选活动的专业化、学术性的优化等,期待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不断进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