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城市会客厅”:向世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西藏

字号:T|T
2022-07-13 11:30 来源:国家文物局

7月8日上午,西藏博物馆新馆开馆。

 

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5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4万余件(套),类别包括考古出土文物、印章封诰、唐卡、古籍、造像、法器、瓷器、玉器、丝织品、杂项等十八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文物保护研究展览展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17年10月,作为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期间重大文化强区和文化惠民工程,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6.6亿元。西藏博物馆新馆建筑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建一局负责土建施工。西藏博物馆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新馆在老馆基础上进行扩建,建筑外观为传统藏式建筑,木作装饰与彩绘沿用千年民族工艺,承载地域文化元素,与高原地貌、经典建筑、城市民居相融合,更呈现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新馆阳光大厅安装了西藏地区跨度最大的玻璃透明金顶,1100块玻璃将高原阳光转化为博物馆的天然藏品。电动天窗促进馆内空气流动,形成会呼吸的大厅。铺满屋顶的槽式跟踪太阳能互补供暖系统,实现最大化接收太阳能源。用科技手段实现释放阳光更多的可能,用光线为史册开篇。

 

西藏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650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843平方米,包括陈列展示区、藏品保管区、休闲服务区、文物保护研究区、综合办公区等。全馆展陈面积达16431平方米;藏品保管区面积达10417平方米,观众最佳接待量可达7000人次/日。

 

新馆藏品保管区面积和硬件设备全面提升,文物保存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其中,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依托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的平台优势,设立唐卡工作室、古籍文献工作室、金属工作室、环境监测平台等,可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修复和数字化保护工作,打造以唐卡修复、古籍文献保护、金属文物修复为主的特色文物保护示范基地。

 

新馆搭建了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传播、智慧保护、智慧教育、博物馆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于一体的数字集成系统,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化博物馆建设。

 

新馆推出两个基本陈列。

 

“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厅总面积6327平方米,展品2000余件(套),其中300余件(套)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展览作为西藏通史陈列,时间线纵向绵延数万年,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众多领域,是对西藏历史与文化的生动展示,更是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西藏地方史与中国国家史、西藏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内在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展示,是政策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与呈现。

 

“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展厅面积2737平方米、展品数量700余件(套),其中,近300件(套)为首次对外展出。展览通过衣食住行阐释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态,展现天地大美的自然风光,使观众对西藏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有较深入的了解。

 

新馆加大对青少年教育服务的探索,利用博物馆资源为西藏自治区中小学研学教育提供全新平台,建立了以5到13岁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儿童体验馆,场馆围绕“爱同胞、爱家乡、爱祖国”的主旨思想,通过拥抱自然、祖国的花园、传承文化、对话历史四大版块,设置丰富的多感官互动体验展项,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和培育青少年树立与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从小立鸿鹄之志,成为强国力量。

 

图片
观众正在体验展厅中的交互设备 西藏博物馆/供图
 

新馆内还设有文创体验馆、4D影院、多功能厅、书屋、观景平台、高原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休闲空间。作为博物馆参观的最后一站,文创体验馆设计推出了一系列兼具馆藏元素和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实现观众“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的愿望。

 

新馆建成开放,陈列展览、教育服务、休闲设施全方位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观众感受来自“高原城市会客厅”的诚意与温暖。

 

西藏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自治区博物馆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西藏博物馆将秉持“特色藏品”“特色研究”“特色展览”“特色教育”“特色科保”“特色文创”的办馆理念,为全区博物馆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西藏博物馆将继续发挥文博单位的独特优势,推动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西藏,助力自治区“四件大事”建设,在维护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