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青年论坛纪要

字号:T|T
2022-01-13 16:21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022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青年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共有8位汇报人进行了汇报,汇报人员准备充分、内容新颖、资料详实。

图片

高研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施劲松副所长、徐良高研究员主持
 

高研论坛

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刘建国

江汉平原自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貌、水文特征变化很大,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稳步推进,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带陆续发现了近20座史前古城遗址和大量的环壕聚落遗址,这些聚落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地表仍残存有较为完整的城垣、环壕等重要遗迹,引起众多学者的浓厚兴趣。通过使用无人机拍摄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史前考古遗址的低空影像,制作各遗址的数字三维模型,导出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来分析走马岭、鸡鸣城、青河城和屈家岭等重要遗址的人地关系。分析显示聚落遗址的选址、布局、形制等特征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结合多项田野考古与空间信息方面的资料,发现江汉平原的聚落分布情况大致是有“城垣”的遗址更多分布在地势较低或河谷地带等易遭洪水侵袭的区域,其中屈家岭遗址由于远离河谷、地势较高处于高台之上,无水患侵袭,故无“城垣”结构。此外,江汉平原地区各遗址如城河遗址、陶家湖遗址、石家河遗址等因地理环境不同而采取不同治水模式。史前治水文明是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聚落安全与农业丰收的前提和保障,江汉平原的史前人类通过认识、适应、改造自然环境,合理控制和利用水利资源,继而推动了史前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从洹北商城到安阳殷墟——试论商代中晚期青铜手工业的转变

刘煜

主要探讨了青铜器范铸技术的两次转变、从中商到晚商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变化、中商和晚商时期的铸型材料及工艺、中商和晚商时期的青铜手工业四个方面内容。洹北商城出土了大量的冶铸遗物,包括陶范、泥芯、陶模、坩埚、炉壁、铜渣等,为中商时期铸铜技术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通过对洹北商城铸铜遗址和安阳已发现的多个铸铜遗址的考察,特别是冶铸遗物的分析,发现在中商和晚商之间存在技术上的传承,但更存在明显的技术转变。通过对洹北商城铸铜遗物的分析检测,显现出中商时期的铸型材料和制作方式非常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嵌范”的大规模使用,其在晚商时期虽仍存在,却已不占主导地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有非常明显的转变,复杂化分范方式、盲芯的使用以及分铸技术的应用变化等。而晚商时期多个铸铜遗址的发现,不仅显现出铸铜作坊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多样性,而且显示出家族手工业在整个晚商社会的重要地位。

图片

高研论坛专家发言

文保的 C 考古视野

王刃余

主要从田野出土语境(context)的构建、保护对象认识范畴与变量的设立、考古中文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案例分析以及相关学术生态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文保工作与考古工作的相互关联及相关发展需求。他谈到对于文保实践工作来说,context可以更加直接的表述为:一组嵌套的埋藏空间语境。考古空间意指:自然环境→考古景观→建构筑物遗存→空间单体遗存→遗迹→遗物→材料。文保工作所遇到的工作对象在文化含义、产生原因、认知重要性方面的认识程度不同,特别是在单体遗迹、遗物、材料这些空间语境层面上,往往仍旧需要进一步明确复杂堆积的基本内涵,需要通过开展保护与重建研究,复原埋藏情境。故,文保工作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考古工作的情境、方式进行工作,并通过实践、实验方式在文化含义、产生原因、认知重要性方面参与考古对象的认识建构过程。考古与文保的具体关联,在实践中是通过C来进行整合的:C是信息集成单位:认识的延伸性使得在不同科研阶段(田野、保护、科技)出现的信息趋向于向以田野出土各级别context为轴(单位)进行集成。文保信息的集成,仍旧遵照基本的考古空间逻辑展开。文保实践表现为一种空间建构或复原技术流:分为3种能力,其一为对对象进行辨识与认知的技术能力,其二是信息提取的技术能力,其三是对其本体进行保护处理的技术能力。

先秦历法的天文观与陶寺城址

曹慧奇

陶寺城址前后数百年保持一种维向系统的不变,是经过科学的天文测向来奠定的,而这种特定的维向方位又与《尧典》所描述的天文历法高度的重合。陶寺遗址确立了中国早期的天文历法体系——“二分二至”历法和初步的“盖天”宇宙观,虽然该历法体系相对比较简单,但已经建立起科学的划分依据,为之后天文历法的精准化、细致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陶寺城址菱形状的布局现象所反映出的天文历法制度,与《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古代历法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和相似性。并且这种天文历法正好符合中原古代旱作农业中“蜀黍”的种植时令,陶寺城址反映的历法正是当时首领“观象授时”的生动写照。此外,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以历法角度看,从目前已知的陶寺遗址开始,至汉代时期完全形成二十四节气,其天文宇宙观与人文思想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所决定的,世界其它文明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从历法的宇宙观和其思维发展的统一进程看,中华文明是一以贯之的本土文明。

图片

青年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丛德新研究员主持
 

青年论坛

公元前两千纪河西走廊的社会与经济:区域视角下的关键案例分析

温成浩

墓葬遗存是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切墓葬遗存的形成都是葬仪过程的直接结果,而葬仪过程是由生者主导的。传统墓葬分析多侧重于随葬品等物质遗存,而对墓葬考古情景形成背后文化过程(即葬仪)的思考和研究甚少。因此,通过对墓葬遗存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仪式过程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是理解和重建史前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温成浩通过运用仪式经济的视角,尝试从葬仪过程的经济维度对河西走廊东灰山青铜时代墓地的二次扰乱葬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墓地葬仪背后反映的社会动因和机制。因此发现葬仪是一种由生者主导的社会表演,墓葬遗存与死者生前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并非一一对应。东灰山二次葬习俗的经济视角考察初步表明,社会经济维度是理解葬仪内在逻辑的重要线索,东灰山绿洲社群普遍实施的二次葬葬俗是其内向性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仪式性的消耗可能是导致社群财富无法得到有效积累、从而使社会分异趋向扁平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局限性也表明,葬仪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和象征性因素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和研究。

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研究

李宏飞

通过对殷墟遗址的主要遗迹(地层、房址、坑类、水井、路沟、墓葬等)和主要遗物(陶器、铜器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居址材料能够反映岀的信息相对有限,墓葬材料能够在一定的精细程度方面反映出殷墟文化第四期的社会变迁现象。特别是对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墓葬的分段、分级,获取了较为清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变化等历史信息。对于殷墟文化第四期居址和墓葬出土陶器、铜器进行了细致的型式划分和分段,对于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陶器、铜器的整体面貌有了更为清晰、更为深入的认识。另外,他认为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尽可能竭泽而渔地、全面系统地对迄今可知考古材料进行梳理,才能够较为清晰、较为可靠地得出相关认识。

图片

青年论坛专家发言

石窟空间与仪式秩序:考古重建吐峪沟东区第 30-32 窟禅观过程的方案

夏立栋

以吐峪沟东区第 30-32 窟为个案,以洞窟空间与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石窟空间结构和图像构成,解读了洞窟组合中各座洞窟所承担的不同功能,提出复建洞窟规划设计的内在逻辑和禅观仪式过程的方案。第 30-32 窟洞窟组合中,第30窟为谛观相好的“观像窟”,第32窟为禅僧观想入定的“定窟”,第31窟为诸佛示现作证的“诸佛作证窟”,洞窟组合的空间布局呈“品”字形,第31窟在三窟中处于正中位置,等级最高,第30、32窟处于两侧从属位置。三窟以组合形式出现,对应禅修过程的不同环节,承担着不同功能,具有内在的仪序和义理逻辑。总结来说,石窟空间结构和窟室内的造像题材布局依据特定的逻辑规划营造而成,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指示引导着洞窟使用者的仪式行为,此种隐性的规范秩序与窟内行为过程存在着互为表里的密切关联。

如何修砌一座画像砖墓?以邓县学庄墓为例

莫阳

邓县学庄画像砖墓为一砖一画,墓葬中所用的画像砖制作精美,图像的内容题材丰富。以邓县学庄墓为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画像砖墓的砌筑技术上,通过拆解画像砖墓的营建过程,观察零散残碎的墓葬材料,尝试复原邓县画像砖墓的营建方式及其背后的修砌逻辑。墓葬营建中的逻辑揭示出设计者的存在,他既不是砌墓者,也不是制砖者,而是墓葬的设计者,是施工流程的设计者。将孤立的砖块放回墓葬大的空间背景中可剥离出三个基本单位:画像、砖和墓,它们分别对应图像、媒材和空间。从三者关系出发,可观察墓葬营建过程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理解营建者的设计理念。

 学术能够不断发展,依靠的就是传承与创新。本次高研论坛、青年论坛的报告对考古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材料丰富,内容详实,角度犀利,讨论热烈,学者们在交流中开拓视野,互相促进学术进步,令人受益匪浅。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