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第一 合理利用 创新发展——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时

字号:T|T
2021-11-09 17:38 来源:未知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考察时,称赞杨浦滨江“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杨浦是全国最大滨江工业带之一,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近年来,杨浦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推动老工业城区转型和城市更新过程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推进大规模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2020年9月,杨浦区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围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力争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促进城市更新改造,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2021年3月,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标志着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正式启动。
 
坚持保护第一,有序传承城市文脉
 
在老工业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杨浦坚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对全区50年以上建筑的建造年代、房屋类型、现状情况、占地面积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风貌评估,保护、保留建筑约200余栋,其中包括滨江地区66幢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通过加强保护修缮,原汁原味保留历史文化遗产,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一是赓续历史文脉,红色资源守初心。杨浦作为上海近代工业集聚地、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红色资源。黄浦码头旧址弘扬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创设“初心启航”展厅,打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浮雕墙,传颂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者扬帆远行、追寻真理的红色历程。建成开放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通过文献、图片、实物、视频等史料,为参观者串联起杨浦的百年工运历史。成立“沪东工人运动史宣讲团”,讲述杨树浦工人、工厂、工运的故事。
 
图片
黄浦码头旧址“初心启航”展厅
 
二是创新保护方式,“锈色”资源巧利用。采用“修旧如旧”与城市微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处理工业遗产保护与市政建设、旧城改造、生态涵养等的关系,加快甄别和抢救濒危工业遗产,保留传承工业文明特色元素和文化基因。在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贯通过程中,确定了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概念,纺织厂的廊架、钢质的栓船桩等众多历史元素被保留或改造,成为公共空间的景观或配套服务设施,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电厂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工业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得到保护展示,祥泰木行原墙体通过钢结构加固改造,融合木材堆场肌理,突出木文化展示功能。烟草机修仓库通过垂直划分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打通城市与滨江的阻隔,使老建筑得以抢救保留。
 
图片
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
 
图片
烟草机修仓库
 
三是强化内涵挖掘,绿色共享增活力。依托价值突出、内涵丰厚的重点工业遗产,聚焦其所蕴藏的工厂、工匠、工艺等主题,着力搜集老物件、老品牌和老工艺,依托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平台,集中开展工业遗产价值阐释展示,传承人们对“百年工业”的情感与记忆,不断弘扬城市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皂梦空间(白七咖啡馆)原址是上海制皂厂的污水处理车间,连通不同生产池的圆形管道,被改造成连接咖啡馆不同空间的通道,半透明膜屋面结构增加大空间的顶部采光,既节能环保又营造肥皂泡的空间意向。由杨树浦电厂干灰储灰罐改造而成的灰仓,创造出漫游登高远眺的滨江活动综合体。老记忆、新感受,这种旧工业元素与现代设计交融的风格颇受市民喜爱。
 
图片
图片
上海制皂厂生产辅助区原中压水解楼、污水净化池
 
坚持合理利用,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为主线,把记录着城市人文、精神气质的工业遗产建筑、空间保留下来,赋予其新的功能,从而不断拓展文化生活新空间,探索具有杨浦区特点的工业遗产转化利用之路。
 
一是“创新+”打造“宜居宜业社区”。坚持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为工业遗产遗存叠加科技功能,促进新产业与老房子相得益彰。利用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留存厂房改造而成的长阳创谷,集聚了一批高成长企业和创新孵化机构。推进实施宝武钢铁“互联网+”产业园、城市概念园等一大批老厂房改建项目,在保留老厂房历史记忆的同时,老厂房的大空间形式与科创、展演、电竞等新兴功能和业态完美融合,为杨浦科创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空间载体,构筑宜居宜业宜创的创新创业生态社区。
 
二是“数字+”打造“沉浸体验空间”。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增添工业遗产魅力和活力,打造城市地标性品牌和文旅目的地。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以虚实结合的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杨浦滨江的历史与“人民城市”理念的当代实践,“杨浦滨江的记忆”展厅、“光阴的故事”互动屏幕、“无限镜”展示箱等展厅展项让游客透过数字手段体验历史生活。
 
图片
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三是“艺术+”赋能“群众文艺体验地”。将工业融入群众文艺创作、创意设计,培育艺术品牌活动,打造群众艺术体验地。依托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的锯齿型工业建筑建设以服装、时尚为主题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承担了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时装周主场等国际化、高层次活动。毛麻仓库旧址成为众多部级、市级艺术展览的举办地,承办了“百年百艺·薪火相传——遇见营造之美”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等优质展览。明华糖厂仓库保护性修缮后,承接了“涓汇成流”第十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等文化演出、艺术展陈,被时尚激活。由杨树浦电厂热力发电冷却水循泵取水深坑打造而成的深坑空间,形成别具特色的打卡点,通过艺术化加工,龙门塔吊、起重机等工业设施均成了体现杨浦滨江工业特色的亮眼风景。
 
图片
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
 
图片
龙门塔吊
 
注重优化协同,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为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持续发展,杨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持续增强保护和更新利用能力。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杨浦区文物局作为全市首家增挂“文物局”牌子的区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揭牌。杨浦区设立了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小组例会机制以及创建阶段工作专报制度,及时研究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破解相关瓶颈难题。二是突出专业指导。聘请15位本市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领军人物出任顾问,兼顾学术、建设和运营等多个领域,尤其是集聚同济、复旦、交大等高校专家,涵盖市文物保护利用领域主要行业协会,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专业引领。加强与高校创新平台、关键技术、科研团队对接,充分发挥强势学科的支撑作用。三是注重社会参与。积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的保护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工业遗产的局面。组建杨浦滨江治理联合会,设立人民建议征集站,深化共建共治“朋友圈”,主动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让更多社会主体支持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契合人民的要求。
 
日前,国办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上海市和杨浦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规划》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各项创建工作,努力确保“十四五”时期完成创建目标,进一步扩大改革创新示范效应。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