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开卷读梵华,南下看丝路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关系久远又复杂。整体而言,中印交往呈现出时空交错、领域丰富、多头并进的景象。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关系的发展正进入新篇章。
(一)中国与印度交往历史
公元前4世纪,印度典籍中已有关于中国和中国丝绸的记载,丝绸就由川滇缅印古道传入印度,再继续向西传入波斯、西亚、希腊、罗马。公元前122年,张骞亲自到云南,了解到一些从西南地区到印度的道路情况。公元64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和佛像来到洛阳,在白马寺翻译了中国第一部汉语佛经,开启了佛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序幕。公元401年,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将梵文佛经《心经》译成中文。464年,佛陀跋陀罗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受到孝文帝接见。
公元629年,玄奘赴印度取经之行,促成了戒日王遣使来唐以及唐太宗遣使回访,成为连接中国与印度的一座桥梁。宋元至明清,福州、泉州、宁波的船只满载中国瓷器,循着海道,途经印度沿海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直至东非沿海。明初,郑和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途经印度时还在印度古里国建立了“击掌定价”的还价方式。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只留广州一口通商。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给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状,授予其在好望角与麦哲伦海峡之间进行商业活动的垄断权。通过原棉和鸦片,东印度公司吸收了中国大量资金,形成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关系。
(二)近现代至今:中印共同发声,世界都要倾听
近代,中印关系处于相互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状态。1937年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后,尼赫鲁号召印度人民踊跃捐献,购买药品帮助中国军民,著名诗人泰戈尔等纷纷带头募捐,中国各大报纸称其为“兄弟般的帮助”“真正的患难之交”。
从1950年建交到1960年,激情燃烧的蜜月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1日,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同年,尼赫鲁亲自致信斯大林和时任美国国务卿,建议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1954年10月,尼赫鲁率印度代表团访问中国,毛泽东在送别尼赫鲁时,动情地吟诵起屈原的诗句:“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中印两国与许多国家一道,为亚非国家的团结反帝事业作出了贡献。
2014年9月,应印度总统慕克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印度总理莫迪打破印度外交惯例,在其故乡古吉拉特邦而不是首都新德里接待习近平,向中国传递积极的信号,并在印度报纸上发表文章,将印度和中国两个单词拼在一起(INCH),巧称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应该实现从“英寸到英里的发展”。
2020年,中印建交70周年,“印中人文交流年”揭开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三)合作项目: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
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印度来华“古代印度瑰宝展”海报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的“古代印度瑰宝展”开幕式上,印度驻华大使亲自为观众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2006年12月27日至2007年10月1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印度考古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在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四地巡回展出,展出展品100件,参观人数达30万,让中国观众近距离领略了印度文化风采。作为该展的交换展,“华夏瑰宝”展于2011年2月至11月先后在印度国家博物馆、孟买CSMVS博物馆、海德拉巴的萨拉江博物馆、加尔各答国家图书馆举办。
(四)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 400-700 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
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展品包括印度笈多与后笈多时期、中国的北魏至初唐时期代表性的175件石质雕塑作品和少数铜质、陶泥质造像等。本次展览是中国首次将中印古代同时期雕塑艺术对比展示,也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项目的重要一部分,以此见证两国人民的长期友好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五)中印联合考古:印度西南沿海古代港口与城址调查
2014年至今,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KCHR)合作,在印度西南沿海地区,对古代港口和几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
印度西南沿海地带(今喀拉拉邦行政区)的科摩林角、奎隆、柯钦、科泽科德,在中国宋明历史文献中即有记录。通过联合考古工作可以看出:两汉时期中印之间的陆路或海路交通已开通,沟通着欧亚大陆更大范围的古代文化。中国的陶瓷、钱币至迟在宋元时期已通过海运到达印度西南沿海,类型、数量远多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现,可见印度西南地区在中国货物运往中亚、欧洲或非洲途中的重要中转作用。